近日,由大连化物所
燃料电池研究部醇类燃料
电池及复合电能源研究中心金属燃料电池系统研究组(DNL0313组)王二东研究员团队研发的1Nm³/h直接电解海水制氢装置完成2000小时连续稳定运行,电解槽平均直流电耗4.04kWh/Nm³ H2,实现标方氢每小时级直接电解海水制氢装置长时间稳定运行。
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是最具前景的氢气生产途径之一。直接电解海水制氢技术将海水简单预处理后,直接作为电解制氢装置原料水使用,避免
海水淡化、纯化等过程,尤其适用于深远海风电就地消纳,可大幅降低海上风电输变电成本。但是,由于海水中含有复杂的离子成分,尤其是氯离子、镁离子和钙离子等,在电解制氢过程发生氯析出、氯腐蚀、固体沉积等副反应,严重影响直接电解海水制氢的性能与可靠性。

大连化物所DNL0313组坚持应用基础研究与工程开发并重,实现了直接电解海水制氢从基础研究探索、关键材料研究到系统设计集成全链条研发。团队先后攻克催化剂、电极反应过程、电极设计、电解液调节等系列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突破高选择性耐氯析氧电极设计与制备技术、抗钙镁离子沉积析氢电极设计与制备技术、新型高效直接电解海水制氢电解槽设计与制造技术、智能全自动电解液浓度控制技术等系列关键技术,累计申请电解海水制氢相关专利17件,初步形成了电解海水制氢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团队设计集成的1Nm3/h直接电解海水制氢装置,采用大连海域自然海水为原料水,已完成2000小时连续稳定运行,平均小室电压1.69V,平均直流电耗4.04kWh/Nm3 H2,氧气中氯气含量低于20ppb。此外,团队持续开发直接电解海水制氢技术,已成功开发新一代电解海水制氢电极与电解槽设计技术,实现在相同电解电压下,电解槽电流密度提高一倍以上。
直接电解海水制氢技术不改变传统碱性电解水制氢基本结构,可充分利用碱性电解水制氢完善的产业链。该装置的长时间连续稳定运行初步验证了直接电解海水制氢技术的工程可行性与经济性,为直接电解海水制氢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文/图 燕召)
原标题:【动态】大连化物所1Nm³/h直接电解海水制氢装置连续运行超2000小时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